祖孙三代三十年
用心经营水果摊
12月21日,冬至。九道街道通乡社区一栋新建成楼房的一家门市店里,郝玲正在热情招呼新店开张前来光顾的顾客们,丈夫宁志军则一边忙着和客人们聊天,一边在店里剁酸菜,“晚上吃酸菜馅饺子”。
宁志军、郝玲夫妇摆摊卖水果十多年了,因为他们为人热情,做生意诚信厚道,在九道地区有很多回头客,得知他们乔迁新店,老邻居们纷纷前来光顾。新店宽敞明亮,店里各种水果琳琅满目,顾客络绎不绝,郝玲虽然不停手地忙活着,脸上却挂着知足的笑容。回想这些年吃过的苦,眼下的幸福日子是她当初想都不敢想的。
“以前在九道桥头那个临时市场里摆摊,环境特别不好,到了雨季满地稀泥,冬天四下漏风,商户们得自己烧煤取暖,煤球一天就得二三十块钱,烧不起啊,所以每天就烧一点儿,不太冷就得了……”郝玲说。
虽然条件艰苦,好在两口子起早贪黑,踏实肯干,日子也越来越好,不久前,临时市场拆迁,两夫妻便琢磨贷款买一个属于自己的店。宁志军告诉记者,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,他的姥姥就在九道沟里摆摊卖水果,那个年代家里条件不好,就靠水果摊养活一家老小。后来姥姥年纪大了,他和母亲接班继续摆摊,再后来他和妻子把摊接过来经营,祖孙三代“接力”,一晃三四十年就过去了,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,已经上大学的儿子很懂事、很优秀……48岁的宁志军一边剁菜一边和记者说,满脸洋溢着骄傲和幸福。
拆迁临时市场
美好前景诱人
郝玲说,能有今天的幸福日子,多亏了街道、社区在很多方面的帮助,所以每次看到街道、社区的工作人员经过,她都像见了家人一样打招呼、唠家常。
九道街道办事处主任孔令丹告诉记者,原来在九道桥头临时市场露天摆摊时,很多商贩为了吸引顾客都向外拓展,占道经营,办事处城管部门劝导时也有个别商贩“等、靠”,给执法增加难度和阻力,但宁家夫妻总是很配合街道工作,宁可自己的生意受影响,也不占道经营,对街道工作十分支持。在交往中他们也把街道工作人员当作能说知心话的家人,有难事就想到去办事处,办事处也会尽所能帮助他们。
“宁大哥家的孩子当年高中毕业时,孩子开始不想上大学,想当兵,懂事的他想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,嫂子拿不准主意找到我,我当时建议她千万不能为了省钱不供孩子读书,咬紧牙关也要让孩子上学,何况现在上大学一样可以圆军人梦……”孔令丹说,后来宁志军的儿子上了大学,如今在学校学习广告设计、摄影等专业。
临时市场将动迁撤摊,宁志军想开一家自己的店,无奈经济能力有限,孔令丹得知此事后帮忙向开发单位争取了费用减免,让宁家人终于如愿以偿有了自己的店。
临时市场拆迁,不仅让宁志军、郝玲夫妻这样的摊主生活有了新变化,九道桥头也将告别多年脏乱差“景观”,这让九道地区居民们受益匪浅。九道街道党委副书记钟锦告诉记者,九道桥头的临时市场由来已久,多年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附近居民买菜,但影响环境且存在消防安全隐患,为了让辖区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,九道街道办事处党委克服难度和阻力,始终在积极协调,争取早日拆迁临时市场,协助商户们搬迁新址。
12月20日,工程车进驻九道桥头拆迁,当地居民拍手叫好,每天很多人在附近围观拆迁进度。“这么多年桥头被市场占道经营,太影响环境了,现在好了,市场一拆,桥头不那么堵了……”通乡社区居民王先生说。九道街道党委书记李娟娟说,桥头市场拆除后,下一步办事处考虑在空地建广场和绿地,让九道居民多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。
九道桥头原占道经营临时市场被夷为平地